城乡发展网

关注城乡发展
专注发展城乡

广西合浦:故乡粽情

  少年的时代,在大廉山下过端午节,跟着大人们一起学做粽子,从中体会到的世事人情,深深的印在了心头,故乡的粽情,成为愈积愈深,挥之不去的浓浓乡愁。

  故乡的客家粽,有着特殊的风味,寄托着厚重的乡情。这与大廉山地区的物产密切相关。大廉山下的大廉垌,盛产着一种优质的糯谷,家乡人称之为大糯谷。大糯谷的米粒圆扁硕大,米色晶亮半透明,粘性很好,最适宜制作粽子。由于大糯谷产量低,对土质的要求讲究,因此不适宜大面积推广,产量也就少,也就成了家乡粽子的“特供米”,这也形成了家乡粽子的独具风味之处。

合浦县公馆镇粽夹馅的两道主料:五花肭(左)和猪嫲蒌

  每年秋收过后,各家各户都把这些大糯谷进行精选贮藏,待到端午节时才取出来磨谷碾米做粽子。由于大糯谷有一种特殊的浓郁醇香,磨谷碾米的时候,这种特殊的浓郁醇香就会随风飘溢,使整个山村弥漫着端午节的气息。特别是夜深人静时,磨谷碾米的兑磨声在空灵幽深的山村夜空里回响传送,撞击着少年对端午包粽的急切心怀。

  在大廉山山脚下的村场旁,到处都长着一种丛生的,叶脊和叶的边缘都长着牙刺的植物,家乡人称之为簬叶,这种簬叶东西学名叫露兜簕,这种露兜簕的叶很长,一般的长度都会超过一米。由于露兜簕的叶韧劲好,且又有一股特殊的草本芳香味,露篼簕又是民间常用的一种传统中草药,具有发汗解表,清热解毒,利水化痰的功效。用露篼簕叶包粽子,就具有先天的清热化痰的功能,因此就成了用来包裹粽子的最好材料。

色泽如脂的公馆镇客家粽子

  由于露篼簕叶的叶脊和边缘两边都长着勾刺,被勾刺刺中之后,会使伤口流血并又痛又痒,因此削除这些勾刺是很麻烦的事。因此,露兜簕叶之后,要先把簬叶洗干净,然后削掉叶片边缘的勾刺,再用刀在簬叶的叶脊上反复刮动,刮去叶脊上表层的纤维,这样就是为了簬叶变得柔软,在包粽折叠时不易折断。刮去叶脊上表层的纤维后,接着再放进锅中煮一煮,或用沸水烫一下,使之更加柔软且去掉“青涩”味。这样,包粽子的材料也就准备好了。制好了的露篼簕叶长短、宽度一致,大小均匀,形状相同,一条露兜刺叶,刚好够包一条粽子,正是物尽其用。

  每年端午节来到的前两天,老祖母就带着我们兄弟二人去到山脚下去割露兜簕,一边找,一边教我们如何挑选合适的簬叶。在老祖母的口中,挑选簬叶也是一种学问,她老人家会非常认真地指点着,那一片簬叶可以割,那一片不能割。因为老的簬叶质地硬,容易折断,而嫩的簬叶容易缩水,这样在熬粽的时候,都会因为簬叶的质地影响而造成“爆肚”(即米粒将粽叶胀开)。在割簬叶的时候,我们兄弟二人怕被簬叶边沿上的刺勾破手(被簬叶边缘上的刺勾破的地方,会又痛又痒),为了图省事,举起刀照着簬叶丛就大开杀戒乱砍。这时老祖母就会阻止我们,告诉我们看准了那一片就割那一片,不能乱砍。因为乱砍不但会破坏了露兜簕的生长,还会影响后来的叔伯乡亲找不到露兜簕叶。

  找够了露篼簕的同时,也要去采摘一种名叫“猪嫲篓”丛生草本植物。猪嫲篓,别名假蒌、蛤蒌,在北海地区又称“吉篓叶”。是一种芳香浓郁的可食草本,叶子像红茹叶,但肥厚碧绿,香味扑鼻。具有开胃爽神、祛风除湿、止血利气、消火解毒的功效,是客家人专门用来包裹五花肭尾肉的天然香料。用猪嫲篓叶包着腩尾肉夹放在粽子中间,一是可以消除猪肉的肥腻,二是中和糯米的湿热。煮透后的猪嫲篓叶芳香渗透整条粽子,沁香齿颊,诱人食欲。因此,用猪嫲篓叶作为粽子的配料,不但增加了粽子的风味也利于助消化,这正是客家粽子的特色所在。

  这样一种美观而又芳香美味的吉篓叶,在客家方言中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难听的名字呢?小时候后随奶奶到村边或山脚下去寻找“猪嫲篓”的过程中,一边采摘着叶子,一边听老奶奶讲述“猪嫲篓”得名的由来。

  原来,“猪嫲”在客家方言中是对母猪的称谓,专指家庭中养来作繁殖猪仔的母猪。而“篓”则是客家话方言中“寻找”或“获取”的读音,作动词用。过去,客家人的家庭多养有猪嫲,主要就是为了增加家庭副业的收入。由于粮食紧缺,人的一日三餐常常都处于不能为继的状态,喂猪的饲料也就只能泔水菜根应付。但是母猪带了小猪的时候,为了让小猪能多到找些吃的,于是就带着猪仔四处转悠找吃的。而吉篓草肥嫩的叶子,清香的气味,就很容易引起母猪的注意,成为饱肚子的青饲料,后来,乡亲们根据这一线索,也知道了这种芳香的草本植物不但可以食用,而且还是包粽子的配料。因为这是先由母猪觅食找到的能吃的草,于是就以“猪嫲篓”作名称,意即是母猪(猪嫲)“寻找”或“获取”(篓)的。因此,就有了“猪嫲篓”这个生动形象的称呼。

  找齐了原材料之后,接下来就是做粽馅。现在的人生活好过了,讲究的是要用本地饲养的黑花猪的五花肭尾肉,因为这种本地黑花猪的肉质好,细腻香滑而又有韧劲。选好了五花肭尾肉之后,就要切成均匀的片块腌制,腌制就是用公馆特制的豉胶(固体油酱)和高等的酱香窖酒进行配味。配味时得用力搓揉,以利于将酒味和酱油味搓进肉质里。而在过去生活物质缺乏的年代里,能有一块肥猪肉做陷心就非常满足的了。也许正是这一张“猪嫲篓”包裹着一块肥猪肉的简单的回味,才是那悠悠粽情,浓浓乡愁的不息源头。

  包粽子要在节前一天进行。这是一个非常讲究技巧的过程。一张簬叶,在行家手中,经过四道工序之后,就成了一只对角方正、均匀结实的粽子。老祖母包粽子的技巧是村里出名的,每次包粽子,都是由她老人家专职“包”的主角,我兄弟二人做配角,一个负责往由她人家折好的簬叶包中灌米,一个负责往米中塞进用吉篓叶包住的肥猪肉肉,只见老祖母手捏簬叶,一卷二穿三折四拉,令人眼花缭乱间,就把一个粽子做成了。动作之快,真是使人目不暇接。

  每年端午包粽子的时候,我们兄弟二人都会利用剩下的露兜簕叶,编织成六角型的元宝状粽包,然后在总包里灌糯米,自己做粽子。而在这时候,少年的心态总是贪多的,总想往粽包里多灌些糯米。这时,奶奶看到了,就会笑着阻止我们说:傻孙子啊,放多了糯米是会煮不熟的呢。而我们却以为奶奶是为了节省而限制我们多放,还是偷偷的多往粽包里灌,结果是如奶奶所说,煮了大半天,里面的米粒还是硬生生的,这是因为粽包里灌进的米太多了吸收不了水分,也就煮不熟了。即便如此,体验着和奶奶一起包粽的乐趣,少年的心中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快乐。

  包好的粽子要放进锅中去煮,这就是“熬粽”。“熬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往往要熬一个通霄,一定要把米熬烂了,肥肉熬化了才算是大功告成。把握“熬粽”质量的关键点有两处,一是灌米的量度,灌米太多,粽子就硬。米灌少了,粽子就会软烂。二是火候,火候要讲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这里最需要耐性。老祖母熬粽最耐心,她老人家先烧猛火把锅煮开之后,灶里只放进三片木柴,保持着稳定的火势,慢火的熬着,直至粽香四溢。而我们却熬不过睡虫的侵扰,等不到粽子出锅便进入梦乡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热腾腾的粽子摆满了簸箕,香喷喷的糯米与吉篓叶的芳香气味散着整个山村。乡间村场中到处都可见手提粽子的乡亲们,笑语喧闹的互相问候,“吃粽子了吗?”

  家乡的粽子,就这样包含着一种悠远的乡韵,一种浓郁的飘香,一种难以割舍的乡愁,一种难以忘怀的厚重的故园情怀。

  端午时节,最难忘怀的就是故乡家家户户包粽子时,那一派忙忙碌碌的情景,那一种热热闹闹的气氛,那一种期待中的童心乐趣,还有那些关于粽子的古老传说。

  我家有一位堂伯,原来是一位中学校长,在乡间算是一位资深的知识分子了,后来被下放回乡。这位老哥喜欢讲历史故事,《三国》、《水浒》、《说唐》,说得滚瓜烂熟,因此祸从口出,被当时的红卫兵当作宣传“封建思想”而反复批斗,因此手臂落下了伤残,不能提重物了,生产队安排他负责放牛。少年时回乡,就听他讲过曹操曾经吃过合浦粽子,当时他曾经一脸无奈的慨叹:可惜啊,到了你们这一代人,已经不知道这些历史故事了。那时听这位堂伯说此事的时候,还以为他在编故事哄我们这些小孩子,也就没有刻意放在心上。

  长大了参加了工作后,因业务所需,曾经查阅了大量的史籍,没想到真的在晉代嵇含《南方草木状》的记载中,看到了相关的信息:“益智子,如笔毫,长七、八分。二月花,色若莲,着实,五、六月熟。味辛,杂五味中芬芳,亦可盐曝。出交趾、合浦。建安八年,交州刺史张津尝以益智子粽饷魏武帝。”

  《南方草木状》是晋代广州太守嵇含在广州任职期间,搜集整理的一本记录岭南植物生长状态的专著。这本书较详尽地记录了当时岭南一带植物生长的种类、作用与分布情况,是后世引证的重要范本。书中除了合浦“益智子”的记述之外,还有很多关于合浦植物生长的珍贵的记录。

  从《南方草木状》中所记述的魏武帝”中的魏武帝就是曹操。这里是说,三国时期的交州刺史张津将用合浦出产的益智子制作的粽子当作美食来款待曹操。

  张津为什么要将用合浦出产的益智子制作的粽子当作美食来款待曹操?据史书记载中,曹操也曾有“冷气腹痛及心气不足”之症。而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也称益智子有“主治冷气腹痛及心气不足,梦泄赤浊”的功用。张津把具有食疗作用的合浦益智子制作的粽“饷”曹操,当然是出于关心之情,也当是一种食疗吧。由此可见,合浦人以美食作食疗之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而粽子就是最早创立的食疗品牌之一。(陈仕优 范翔宇)

城乡 » 广西合浦:故乡粽情
分享到: 更多 (0)